质量有话说丨纺织品防蚊性能的检测和评价
发布时间:2022-09-01
夏日炎炎,蚊虫们惹人讨厌,但是对付它们,我们人类还是有一套手段的。除了给家居环境驱蚊灭蚊之外,正确的穿衣选择也能减少蚊虫对我们的困扰。市场上有很多宣传防蚊的纺织品及服装,但其防蚊性能是如何赋予,如何验证,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一、不是所有蚊子都爱叮人!虽然蚊子的种类繁多,但我们常见的只有伊蚊、库蚊和按蚊三类。而最喜欢追着人叮咬的非伊蚊莫属。伊蚊中最常见是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叮人凶猛,传播登革热,有“亚洲虎蚊”之称。孳生在天然积水和小型容器中,如缸、罐、罐头盒、花坛、竹筒、树洞、饭盒、废旧轮胎、盆景、堵塞的楼顶笕沟等处。花斑蚊不论黑夜白天都会叮人吸血。花斑蚊不仅凶恶,而且善飞。一般蚊子飞程只有数十至数百米,最远不超过1-2公里,但花斑蚊能飞行5-7公里,而且速度极快,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前后滚翻、俯冲、急转弯、突然加速或减速等“高难动作”。 二、纺织品防蚊的原理是什么?1.物理防蚊通过织物阻挡蚊子与人体接触的方式防蚊,例如家庭常用的蚊帐、紧口的防蚊裤、防蚊衫、户外使用的网纱防蚊头罩等。2.化学防蚊在纺织品中加入化学合成或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具有防蚊功效的助剂对布料进行功能性整理(例如:氯菊酯)。<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等线;mso-ascii-font-family:Arial;
mso-hansi-font-family:Arial;mso-bidi-font-family:Arial;color:rgb(51,51,51);
font-size:10.5000pt;mso-font-kerning:1.0000pt;background:rgb(255,255,255);
mso-shading:rgb(255,255,255);">三、纺织品防蚊性能如何测试和评价?防蚊性能检测国家推荐性标准是GB/T 30126-2013《纺织品 防蚊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测试的方式有多种,这里简单介绍最常见的趋避率测试:首先,将面料覆盖在人体皮肤表面。然后,将具有一定攻击力的蚊虫(一般选取较为凶猛喜欢叮人的白纹伊蚊)置于布料另一侧的空间内观察。最后,在规定时间内计算蚊虫停落在面料表面的数量,来计算面料对蚊虫的趋避率。防蚊性能的评价是通过测试得出的驱避率来区分等级的,分为A、B、C 三个等级。驱避率大于30%以上的纺织品,可以认为具有防蚊性能。<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Arial;mso-fareast-font-family:等线;
color:rgb(51,51,51);font-size:10.5000pt;mso-font-kerning:1.0000pt;
background:rgb(255,255,255);mso-shading:rgb(255,255,255);">这种测试方法直观有效,只是对志愿者的手臂就不那么“友好”了。四、安全风险预警通过加入氯菊酯等化学试剂的方式赋予织物防蚊性能的产品需要注意其安全性。氯菊酯广泛用于防治棉花、蔬菜、茶叶、果树上多种害虫,尤其适于卫生害虫的防治,属低毒杀虫剂。医学试验标明,氯菊酯对兔子皮肤无刺激作用,对眼睛有轻度刺激作用。其在体内蓄积性很小,在试验条件下无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对鱼类高毒、蜜蜂高毒、对鸟类低毒。对高等动物毒性低,在阳光照射下易分解。建议生产企业严格控制氯菊酯的含量,在保证纺织品安全使用的前提下赋予恰当的防蚊性能,切勿舍本逐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2021年9月23日发布的“关于防蚊驱蚊类产品认定的意见”(农办法函[2021]19号)函件中指出:“如果产品的标签、说明书标明该产品具有防蚊驱蚊功能,无论其有效成分是化学成分还是植物源性成分,该产品都属于农药范畴,依法应当按农药进行管理”。因此,建议宣称了“防蚊驱蚊功能”的纺织品生产企业参考相关规定合理、合法进行生产。 五、小结在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今天,纺织品防蚊性能的检测和评价为消费者辨别防蚊纺织品的性能提供了参考依据。另外,消费者在关注纺织品防蚊性能的同时也会留意防蚊整理剂的健康问题。生产企业应时刻严格控制着防蚊整理剂的限量,给消费者带来一个安全无蚊的夏天。参考文献1.这些有关蚊子的“坑”,你都踩过吗[J]. 张宇. 科学24小时. 2021(Z1)2.夏季,与蚊子过过招[J]. 赵扬. 江苏卫生保健. 2020(06)3.GB/T 30126-2013《纺织品 防蚊性能的检测和评价》4.氯菊酯对致倦库蚊生物活性及抗药性相关基因表达和克隆.华中农业大学.2014(04)<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等线;mso-ascii-font-family:Arial;
mso-hansi-font-family:Arial;mso-bidi-font-family:Arial;color:rgb(51,51,51);
font-size:10.5000pt;mso-font-kerning:1.0000pt;background:rgb(255,255,255);
mso-shading:rgb(255,255,255);">
质量有话说丨你的毛巾可能比“抹布”还脏?传统毛巾的替代品来了!
发布时间:2022-09-20
毛巾作为生活必备日用品常悬挂于阴凉潮湿的浴室、洗手间经常处于潮湿的状态容易滋生细菌,发臭发硬如果用它来擦脸的话痘痘等皮肤炎症可能随之而来 当当当当~~~柔巾产品横空出世啦!其干燥、柔软、洁净、方便保护“脸面”,从“巾”做起原来还有这么好用的毛巾替代品! 柔巾是以棉、粘胶等纺织纤维为原料,经水刺等非织造工艺加工而成的非织造布,再经裁剪制成不同规格尺寸的干巾产品,主要用于日常皮肤清洁。因其具有较好的吸湿性、亲肤性、不易掉屑等优点,一经面世便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新必需品。柔巾好用,但其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广大消费者的“面子”。作为一种新产品,之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之进行规范。12月1日,国家推荐性标准GB/T 40276-2021《柔巾》正式实施,棉柔巾行业终于迎来统一规范的质量管控标准!下面结合国标要求,广检君从多维度向各位小主介绍一下选择柔巾产品要注意的各项主要指标:1. 纤维含量允差。棉柔巾的基材是水刺无纺布,常用纤维有棉纤维、木纤维、竹纤维、涤纶纤维等,或者由两种纤维按照一定比例配比。产品经营者应该明示产品成分,让消费者买的放心,用的明白。2. 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相对较小,表明其厚薄更为均匀,使用的感受更为舒适。《柔巾》国标要求:产品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10%。3. 甲醛含量:甲醛经常被用作防腐剂,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认为,甲醛是一种皮肤致敏剂,吸入可诱发鼻咽癌和白血病。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也已将甲醛划为1类致癌物,即明确其对人类具有致癌性。《柔巾》国标要求:甲醛含量≤20mg/kg,与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A类(婴幼儿用)要求一致。4. pH值:《柔巾》国标要求:pH值范围为4.5~7.5。人体皮肤表面pH值为4.5~6.0的弱酸性皮脂,在碱性细菌和细菌侵入或外部刺激中可以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人体皮肤维持在弱酸性,有利于防止一些细菌的侵入,但如果这些均衡被打破的话,就会削弱皮肤壁垒,滋生细菌,引起感染发炎。弱酸性的柔巾,接近人体皮肤的pH值,使用过程中更加温和无刺激。5. 异味:气味直接影响用户的主观体验,《柔巾》国标要求产品无异味,不得有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汽油、煤油味)、鱼腥味、芳香烃气味中的一种或几种,与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气味要求一致。6. 重金属、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染色牢度:该3项指标仅考核有涂料印染的产品或部分。重金属一旦被人体过量吸收便会在肝、骨骼、肾、心及脑部积蓄,积存到某一程度时,便会对健康造成无法逆转的庞大损害。重金属的危害对儿童尤其严峻,因为儿童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远高于成人。指标要求为重金属铅含量≤90mg/kg、重金属镉含量≤100mg/kg。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在与皮肤的长期接触中,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特别是在产品染色牢度不佳时,会从产品转移到人的皮肤上,经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在分泌物的生物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还原,并释放出某些有致癌性的芳香胺。这些芳香胺被人体皮肤吸收后,在体内通过代谢作用而使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发生变化,成为人体病变的诱发因素,具有潜在的致癌、致敏性。因此,《柔巾》国标要求产品不得检出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限量值为20mg/kg。7. 染色牢度(耐水、耐汗渍、耐干湿摩擦、耐唾液)≥4级,染色牢度考核指标高于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A类(婴幼儿用)要求。8. 柔软性:柔软性是柔巾亲肤性的重要评价指标,直接影响用户使用的舒适性。较小的弯曲长度表示柔巾材质更柔软,《柔巾》国标要求柔巾纵横向弯曲长度≤4.0cm(产品实际单位面积质量≤70g/m2)/≤4.5cm(产品实际单位面积质量≥70g/m2)。8.落絮系数:如果柔巾起毛掉絮,毛絮会在擦拭过程中残留皮肤上,影响亲肤性,毛絮可能也会飘散到空气当中,引起用户过敏或不适。《柔巾》国标参照手术衣对落絮性能的考核,要求产品对3~25μm的落絮系数≤4.5。(低于手术衣≤4.0的要求)。9.吸水性、断裂强力:吸水率高的柔巾吸汗效果好,当柔巾吸水作为湿巾使用时能用于有效清洁嘴角、手心和物品污渍,干净不留痕,这需要柔巾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且在干态和湿态下均有较强韧性。《柔巾》国标要求柔巾按吸水时间≤5.0s,液体吸收量≥500%,纵横向断裂强力在干态下≥15.0N,在湿态下≥12.0N。10.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毒性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表明,其毒性尚存争议。《柔巾》国标要求荧光增白剂不得检出(在254 mm和365mm紫外灯下无荧光现象,如有荧光现象,则继续按FZ/T 01137《纺织品 荧光增白剂的测定》测定,测试结果要求低于检出限)。11.农药残留量、残硫量:《柔巾》国标要求产品按GB/T 18412《纺织品 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检测,所有农药成分的残留量总计≤0.5mg/kg,但仅考核含棉的产品。残硫量是指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用水洗去硫酸盐后,残留在纤维之中的、虽经脱硫工序仍不能全部脱净的单质硫含量。如果纤维含残硫量大,则纤维外观呈现灰污和淡黄色,洁白度差,手感发硬,且易老化和强力下降。因此,粘胶纤维的残硫量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成品品质。对于含有粘胶纤维的产品,《柔巾》国标要求产品的残留量≤0.5mg/100g。12.微生物:该指标表征了产品的卫生质量,是一次性卫生用品必须考核的内容。《柔巾》国标要求产品的细菌菌落总数≤200CFU/g,真菌菌落总数≤100CFU/g,大肠杆菌和致病化脓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不得检出,与GB 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中纸巾、湿巾类要求一致。另外,《柔巾》国标还从规格尺寸偏差率、内装量偏差、外观疵点等指标对柔巾产品进行考核,满足柔巾产品高标准、高品质的市场需求。
质量有话说|校服光汗褪色成因及解决方法
发布时间:2023-03-22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仿宋_GB2312;font-size:14.0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校服作为孩子们常穿着的服装,不仅要舒适安全,也要美观,对于阳光活力的孩子们来说,户外活动、玩耍经常会出汗,作为长期穿着的校服,很容易发生褪色、黄变。这是为什么呢?一、校服光汗褪色的成因校服光汗褪色的成因比较复杂,与染料化学结构、校服材质、穿着方式等因素有关。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是考核光汗褪色的测试项目,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是纺织品的颜 色在服用过程中受人体汗液和日光共同作用下保持原来色 泽的能力。汗液中的成分与日光中的能量会对染料发生光氧化还原反应,使染料褪色,严重影响穿着外观[1],给人比较差的穿着体验感。如图1。学生夏季校服以棉为主要原材料,国标GB/T 31888-2015 《中小学生校服》也要求贴身穿的校服棉含量不低于35%。而棉纤维的吸湿性能好,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人易出汗,汗液吸附在服装上不易干燥,汗液中氨基酸等物质具有还原性,参与复杂的光化学褪色反应,降低染料对光的抵抗力,导致服装褪色。在爱运动的学生的夏装校服上,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二、校服光汗褪色的测试方法 图1(图源网络,仅供知识分享使用,侵删)学生校服作为学生的主要着装,校服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学生家长和学校关心的问题。GB/T 31888-2015 《中小学生校服》标准中引用的是GB/T 14576-2009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测试,其原理是:将经过人工汗液处理后的试样与蓝色羊毛标样同时放在耐光试验机中,并在规定条件下曝晒。当蓝色羊毛标样的褪色达到终点后,取出试样,用灰色样卡或仪器评定其变色级数。GB/T 31888-2015 《中小学生校服》标准中,只要是夏装产品,不管是针织产品还是机织产品,均需考核耐光汗复合色牢度,且酸性、碱性均需考核[2]。现实中有企业称GB/T 31888-2015 《中小学生校服》标准中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是检验合格的,但是实际有学生穿着后仍有褪色变红的投诉。广检集团依托自身年检50+万测试报告大数据,研发出一种新型测试方法GTTC/GF TM 026-2019《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加强型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新型测试方法暴晒条件见表1和表2,GTTC/GF TM 026-2019《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加强型耐光、汗复合色牢度》试验方法范围更广,特别是方法5更贴合南方高温高湿气候下实际穿着情况。以某衣领泛红投诉严重的校服为例,按照加强型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方法5测试的结果1-2级,与该产品实际穿着中褪色变红特性有较高的吻合度。而按照国标GB/T 14576-2009结果是4级评价为合格难以体现实际褪色变红情况,由此出现报告结果合格却仍然被消费者投诉现象。校服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产品实际情况,采用加强型耐光、汗复合色牢测试方法,对布料或者成品进行质控,提高成品耐光、汗符合色牢度,提升消费者体验感。 三、校服生产销售需注意1、校服面料生产企业在产品生产中应尽量选用色牢度较高的活性染料品种或者还原染料,通过合理控制染色工艺,使染料和纤维充分结合,提高染料在纤维内部的渗透程度,提高染料的固色率,改善产品耐光、汗复合色牢度。2、校服面料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对染色织物进行耐光整理处理,减少光致氧化还原反应,使染料的发色基团得到有效保护而不至于快速变色,以此来提高产品的耐光、汗复合色牢度。3、品牌公司加强对国家标准的学习,提高自身水平,对原材料或产品进行抽检,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优化供应链管理,热销产品、高危材质必须质检。4、家长和企业不要购买地摊网店等无资质三无产品校服。通过正规渠道,选择有规模,并有相应合格质检报告的校服企业购买校服。 参考文献:[1]陆肖莉.服装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的测试问题分析[J].中国纤检,2010(16)[2]王丹,刘育,毛竹.哪些纺织品需要考核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生产企业如何提高这项性能?[J].中国纤检,2018(10)<span class="15"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仿宋_GB2312;color:rgb(63,62,63);
letter-spacing:1.1500pt;mso-ansi-font-weight:normal;mso-bidi-font-weight:bold;
font-size:14.0000pt;background:rgb(255,255,255);mso-shading:rgb(255,2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