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了解荧光增白剂前,我们先从一只会发光的水母说起,这只会发光的水母名为“维多利亚多管水母”,这种水母发出的荧光现象是由其体内两个神奇的蛋白——光蛋白和绿色荧光蛋白(GFP)造成的,而光蛋白和绿色荧光蛋白之间还存在一个无辐射的能量转移过程:也就是由光蛋白释放的蓝光被绿色荧光蛋白吸收继而释放出绿色荧光。
那么,什么是荧光?荧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跃迁回基态并发出比入射光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而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现象就被称之为荧光。
那么,什么是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激发出蓝、紫光与基质上黄光互补而具有增白效果。被广泛应用于纺织、洗涤剂、造纸等多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荧光增白剂可以产生荧光反应,但能产生荧光反应的,不只有荧光增白剂。因此,通过紫光灯照射只能证明有无荧光反应,却无法识别是否是荧光增白剂。
目前,国内纺织服装产品并未对荧光物质有限量要求,但在部分卫生制品标准中对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进行了限定。此外,标准YY 0594-2006《外科纱布敷料通用要求》和QB/T 2872-2017《面膜》也分别对荧光物和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进行了限定,主要通过紫外灯照射法和纱布吸附法,鉴定荧光物或者可迁移荧光增白剂的存在,如下图所示:
那么,荧光增白剂是否有害?
日常消费者接触的荧光增白剂通常是来源于织物后整理加工以及洗涤过程中洗涤剂的引入。
在2008年3月12日发布的行业标准QB/T 2953-2008《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中,标准规定了适用于各种织物用洗涤剂的荧光增白剂,明确指出了可用于生产织物洗涤剂的荧光增白剂的种类。另外,国家标准GB/T 26396-2011《洗涤用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对可用于洗涤剂的相关原料的生物降解度、皮肤强刺激性、腐蚀性、皮肤致敏性等安全性也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从Colour Index(染料索引)上查看,有结构登记号的荧光增白剂共300多种,其中,常用的大部分品种的毒理数据已被证明是低毒或基本无毒,而对于尚未明确的品种可参照GB/T 26396-2011《洗涤用品安全技术规范》对其安全性进行验证。
通过上述对荧光增白剂的分析,相信大家不再谈“剂”(荧光增白剂)色变,对荧光增白剂也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自然界,未来还有更多的荧光现象等待着人们去探索,而那只维多利亚多管水母发出的荧光也点亮了整个生物学界。
[1]董仲生. 荧光增白剂的应用和其使用安全性[J].中国洗涤工业.2011,(4):31-39.
https://idea.cas.cn/viewdoc.action?docid=69508
发布时间:2022-06-06
发布时间:2022-06-10
发布时间:2022-07-11
发布时间:2022-06-15
发布时间:2022-06-17
发布时间:2022-07-01
发布时间:2022-07-25
发布时间:2022-08-17
发布时间:2022-03-03
发布时间:2022-05-12
发布时间:2022-09-01
发布时间:2022-09-16
发布时间:2022-09-20
发布时间:2022-10-14
发布时间:2022-11-07
发布时间:2022-11-21
发布时间:2023-02-16
发布时间:2023-03-01
发布时间:2023-03-22
发布时间:2023-04-25
发布时间:2023-06-13
发布时间:2023-10-31
发布时间:2023-10-20
发布时间:2023-10-13
发布时间:2023-11-10
发布时间:2023-11-30
发布时间:2023-11-23
发布时间:2024-04-11